汉文“大西洋”名称来源考论
【论点摘编】
刘迎胜在《历史研究》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,大西洋元朝疆域的汉文极大拓展和元代中西文化的互动交流,催生了汉语地理认知体系的源考褒善贬恶网重大变革,“大西洋”概念的大西洋形成正是该历史进程的集中体现。13世纪蒙古汗国将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纳入统一交通网络,汉文时人以“大西”指称超越传统西域的源考极西之地。随着海陆丝绸之路的大西洋繁荣,元人对地中海世界的汉文认知逐渐具象化,为“大西”概念注入新的源考褒善贬恶网地理内涵。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来华后,大西洋汉文文献更为频繁地使用“大西”指代欧洲。汉文明人遵循“地名+洋”的源考命名传统,将“大西”滨邻的大西洋海域命名为“大西洋”,既承袭元代“大西”的汉文地理指涉,又吸纳欧洲人对Atlantic Ocean的源考海洋认知。这种双向诠释催生出独特的术语对接机制:汉语“洋”字从区域性海域扩展为全球性海洋概念,而欧洲传教士则借助既有术语实现文化传播。从“大西”到“大西洋”的术语嬗变,本质上是一部浓缩的东西文化交流史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7月21日 14版)
[ 责编:邢彬 ]本文地址:http://dongfang.gdjxjd.com/html/33c7199895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